【北京茶史】重溫北京老茶館 消逝的“大茶館”

【北京茶史】重溫北京老茶館 消逝的“大茶館”

15閱讀 2018-10-15 02:24 文化

 

大茶館,顧名思義,一是規(guī)模大,房子多,最大的茶館能同時容納四五百人;二是氣派大,是老北京茶館中最高檔的一類。一般大茶館門前有兩根立柱,上方裝一橫匾,成門字形,猶如一座單牌樓。橫匾上書寫著店家字號,透著氣派。

 迎面臨街是一排五間門面房,稱“前廳”。內(nèi)設(shè)柜臺和大灶,后面是四合院,搭有天棚,就是大罩棚,下面設(shè)“散座”。

夏季茶客們在棚下品茗乘涼。冬季棚子四周罩上棉布簾子圍起來,生上火,棚內(nèi)溫暖如春,這是大眾化的天地。和前廳相對稱的是過廳,過廳兩側(cè)的廂房和后面的后堂還設(shè)有“雅座”(單間),這里是上層人士的場所。

一進大廳,呵!全是清一色的八仙桌,大條凳。茶具也都是一色的青花瓷蓋碗,青花瓷提梁壺。柜臺后面貨架上也是一排排青花瓷茶葉罐。里面放著各種茶葉,以北京人喜飲的花茶為主。

從一枚(銅板)一位的低檔茶到一兩銀子一兩的高檔茶應(yīng)有盡有,透著一種古樸清雅的氣氛。除了茶葉之外,柜上還備有一些干果碟兒和京式小八件之類的點心,以及一些簡單飯食,如肉丁饅頭、燜爐燒餅、爛肉面等。

這里的伙計著裝也是一色的,頭戴黑疙瘩小帽頭兒,身穿藍布到腳面的大褂兒,翻著三寸寬的白袖囗兒。下身是黑褲子,系著腿帶子。腳上是白布襪子黑布鞋。一手提銅壺沏茶續(xù)水,一手拿著白“帶手”(毛巾),擦抹桌子。透著一股干凈利落勁。

老舍的經(jīng)典名劇《茶館》中的那個“裕泰”大茶館里所發(fā)生的故事,就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那時社會上消逝的“大茶館”,那時社會上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在這里自然地形成了他們各自的“片區(q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嘛。

大茶館的??褪前似熳拥?,因為當時內(nèi)城居民主要是旗人,他們享有朝廷俸祿,按時領(lǐng)取,衣食無憂,整日無所事事,天天以泡茶館、侃大山取樂。

而各行業(yè)的中介、經(jīng)紀人則把他們那片當成了信息交易所,在此互通信息,交 流行情。而商人那片區(qū)是最活躍的,他們可不是空侃大山,而是在此談生意、做買賣。這比在家中、會館要方便,比在酒樓、飯莊更便宜。

而文人要高雅得多了,他們真是為品茶而來,以茶入境,多在雅座。品茗之余,自然要談詩論文,揮毫落筆,逐漸形成“詩會”“筆會”“謎會”等文化活動。成為京城茶文化的一大特色。

乾隆年間,大茶館已遍布京城。同治中興后達到了鼎盛時期,最有名氣的當數(shù)“天字頭”的八大軒:即前門外的天全軒、天啟軒、天仁軒,阜內(nèi)的天福軒、天德軒、天頤軒,北新橋的天壽軒,地安門的天匯軒。

天匯軒為八大軒之首,系京城第一大茶館。它地處地安門外后門橋東南角,座東向西,面臨什剎海旅游區(qū)和商業(yè)區(qū),又緊靠提督衙門這個辦事機構(gòu),真是塊風水寶地。所以天天茶客盈門,生意火爆。

只可惜它在1912年“壬子兵變”時,毀于兵燹了。由于其館規(guī)模很大,于是在廢墟上聚集了小吃攤、小百貨、撂地賣藝者等,逐漸形成了地安市場。后廢市場為居民院,五方雜處,襲天匯軒之名稱為天匯大院。六十年代拆除了危房,蓋成了數(shù)棟居民樓。這座茶館再也沒能重建。

1900年隨著八國聯(lián)軍侵入北京后,國運衰敗,清廷財庫空虛,八旗子弟的錢糧只能“半支”(減半支付),作為茶客主體的旗門大爺再也不能天天泡茶館了。從此大茶館一蹶不振,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而被應(yīng)時而生的其他類型的茶館所替代。

(責編:曉林)

來源:茶產(chǎn)業(yè)誠信聯(lián)盟     北京茶世界

上一頁:秋冬中醫(yī)推薦的五款養(yǎng)生茶

下一頁:普洱茶投資分析: 千元普洱茶百元出售 有沒有可能就值百元

相關(guān)閱讀

茶友網(wǎng)
滇ICP備19006320號-4
滇ICP備19006320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