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理解茶的養(yǎng)生價值

古人如何理解茶的養(yǎng)生價值

65閱讀 2021-02-02 02:30 功效

養(yǎng)生重在養(yǎng)心。

而茶,能頤養(yǎng)身心。于身能提神明目、消食去膩、清熱解毒,于心能消愁解悶、陶冶情操、明心悅智。

雖然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發(fā)達(dá),但古人對茶的研究、理解,絕不遜色于今人,古籍中有許多關(guān)于茶能養(yǎng)生的記載,讀來還真有不少收獲!

益思悅志

唐·陸羽撰《茶經(jīng)》稱茶能“悅志”;

五代·毛文錫撰《茶譜》中稱茶能“益思”;

元·忽思慧撰的《飲膳正要》中稱能“清神”;

明·李時珍撰的《本草綱目》稱茶能“使人神思爽”;

清·王孟英撰的《隨息居飲食譜》稱茶能“清心神”。

此外,還有茶能“破孤悶”、“通仙靈”??傊?,飲茶能提高人的思維能力。

明目清心

宋·虞載撰的《古今合壁事類外集》稱茶能“理頭痛”;

宋·周去非的《嶺外代答》稱茶能“祛頭風(fēng)”;

明·吳瑞撰的《日用本草》稱茶能“止頭痛”;

清·王好古的《湯液本草》稱茶能“清頭目”;

清·黃宮繡撰的《本草求真》稱茶能治“頭目不清”。

古籍中專門講茶能明目的很多,《茶經(jīng)》稱茶能治“目澀”;《本草拾遺》稱茶能“明目”等。

提神驅(qū)睡

唐·蘇敬撰的《新修本草》,清·張璐撰的《本草逢源》,以及《桐君錄》,分別稱茶能“令人少睡”“令人少眠”“令人少寐”和“令人不眠”;

唐·《本草拾遺》《茶譜》分別稱茶能“少睡”“睡少”和“不睡”;明·李士材撰《本草圖解》稱茶能“醒睡眠”;

清·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稱茶能“醒睡”。

消食和胃

唐·孟詵撰的《食療本草》稱茶能“下氣”;

宋·虞載撰的《古今合壁事類外集》、明·繆希雍撰的《本草經(jīng)疏》和王圻撰的《三才圖會》分別稱茶能“消食”“消宿食”“消飲食”;

清·黃宮銹撰的《本草求真》介紹“茶能治食積不化”還有“去滯不化”的功效等等。

消脂去膩

唐·陳藏器撰的《本草拾遺》稱茶能“去人脂”;

宋·蘇軾撰的《東坡雜記》稱茶能“去膩”;

清·曹慈山撰《老老恒言》稱茶能“解肥濃”;

清·趙學(xué)敏撰《本草綱目拾遺》稱茶能“解油膩,牛羊毒”。

此外,還有稱茶能“久食令人瘦”等。

清熱解毒

唐·孟詵撰的《食療本草》、清·張路撰的《本經(jīng)逢源》分別稱茶能“去熱”和“降火”;

唐·陳藏器撰的《本草拾遺》稱茶能“破熱氣,除瘴氣”;

宋·宋土瀛撰的《仁齋直指方》、陳乘撰的《本草別說》稱茶能“消暑”。

清·黃宮銹的《本草求真》稱茶能“清執(zhí)解毒”;

清·劉獻(xiàn)庭的《廣陽雜記》稱茶能“除胃熱之病”。

此外,還有茶能“清熱降火”“滌熱”“療熱癥”“治傷暑”等等,不一而足。

療瘡止痢

古籍《枕中方》稱茶能“療積年”;

宋·陳承撰的《本草別說》稱茶能“治痢”;

明·繆希雍撰的《本草經(jīng)疏》稱茶能治“瘺瘡”;

明·李中立的《本草原始》稱茶能“搽小兒諸瘡”;

明·吳瑞撰的《日用本草》稱茶能“治熱毒赤白痢”;

清·黃宮繡撰的《本草求真》稱茶能治“血痢”;

清·張璐撰的《本草逢源》稱茶能“止痢”。

輕身換骨

唐·孫思邈的《千金要方》稱茶能使人“有力”;

宋·蘇頌的《本草圖經(jīng)》稱茶能“固肌換骨”;

明·牛棣的《救荒本草》稱茶能“救饑”;

明·鮑山的《野菜博》稱茶能“調(diào)食”;

清·屈大鈞的《廣東新語》稱茶能“療饑”。

此外,還有茶能“輕身換骨”“治疲勞性神經(jīng)衰弱癥”之說。

益壽養(yǎng)生

宋·蘇頌的《本草圖經(jīng)》稱茶能“祛宿疾,當(dāng)眼前無疾”;

明·程用賓的《茶錄》稱茶能“拌擻精神,病魔斂跡”;

清·俞洵慶的《荷廊筆記》稱茶能“養(yǎng)生益”。

“神農(nóng)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边@是我們對茶的藥用價值的啟蒙認(rèn)識。

在讀到古籍中關(guān)于茶的養(yǎng)生價值的時候,不免感慨古人的大智慧。

茶能輕身,更能清心。邀朋友一起來喝杯茶,滋潤身心吧!

來源:胡氏榮茶,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上一頁:潤元昌2016年黃金萬兩:家藏黃金萬兩,健康財富雙豐收,這款

下一頁:柑馨甜飴,茶醇潤養(yǎng) 大益 大紅柑潤養(yǎng)茶禮上新

相關(guān)閱讀

蘭花茶不適用
288閱讀
茶友網(wǎng)
滇ICP備19006320號-4
滇ICP備19006320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