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西行,馬之東來,那是一個時代的華章。如今,茶草香氣散盡,馬幫鈴聲遠去,風馬旗飄逝難尋。而茶馬古道是一條永遠不會消失、永遠在天邊蜿蜒的古道。
茶馬古道從它形成開始,就像一棵常青樹,也如一條滔滔江河,任斗轉(zhuǎn)星移,芬芳永在,源遠流長。茶馬古道是走出來的,這一走就是上千年,在漫長歲月中,它歷經(jīng)風雨,鑄就了歷史和文明。
作者李貴平,從事媒體工作22年間,長期關(guān)注茶馬古道方面的研究,用堅實的腳步丈量茶馬古道,用睿智的文字記錄川西文化。他曾三次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保亞、孔江平先生考察茶馬古道和大巴山祭司文字。在他的文字中,我們能看到和科研文章不一樣,更加生動有趣的描述。
2020年8月13日,李貴平老師突發(fā)心梗醫(yī)治無效逝世,享年59歲。斯人已逝,我們僅能通過文字緬懷這位從未謀面的老師。
如茶馬古道一樣,這些文字也將永存。
茶馬古道路線
《明史?食貨志》載:“自碉門、黎、雅抵朵甘、烏斯藏,行茶之地五干余里?!贝┰诫U峻寒冷的橫斷山脈,跨過漫長艱險的山塬高原,5000余里的川藏茶馬古道,堪稱世界上通行難度最大的商貿(mào)大走廊。
在茶馬古道的三條大道中,川藏茶馬古道具有最悠久的歷史、最廣闊的線路,擁有最早的茶葉種植加工、最艱苦卓絕的人文精神、最重要獨特的社會政治地位。
這些年行走在茶馬古道遺址,我經(jīng)常思考一個問題:作為偉大的遠征古道,茶馬古道最初是怎么形成的?它在山高水長間形成了怎樣前赴后繼的交通脈絡?
古鹽道,早于茶馬古道
2016年初夏,我受所在媒體派遣,參加了由北京大學、北京語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20多名學者組成的“藏羌茶馬古道考察”。途中,我經(jīng)常就這個問題向茶馬古道研究專家、北京大學教授陳保亞請教。
陳保亞說,茶馬古道是這樣一個概念:它是由云南和四川的茶葉產(chǎn)地出發(fā),以人背馬馱這種最原始運載方式,穿越橫斷山脈以及金沙江瀾滄江、怒江、雅礱江等大江大河向西延伸,最后通向喜馬拉雅山南部的商貿(mào)古道。茶馬古道的形成,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原生茶馬古道,二是轉(zhuǎn)型茶馬古道。
原生茶馬古道,是指一開始就伴隨馬幫、背夫和騾隊的出現(xiàn),被硬生生踩踏出來的古驛道,比如云南到西藏的滇藏道和四川到西藏的川藏道這兩條大“茶道”,其必經(jīng)地橫斷山脈早先并無成型的遠征古道,只有一些局部古道為軍事行動所開拓,比如小金縣的懋綏道,就是乾隆征金川時開辟的,路線是從懋功(小金)縣城經(jīng)新橋塘、僧格宗、王家寨、黃草坪、崇化電、獨松到綏靖電,全長170公里。
民國20年代的拉薩馬幫
更多情況則是,自唐朝開通藏族茶馬互市后,原先小打小的路已完全不能承載茶馬交易這種“國家戰(zhàn)略”,而必須開掘成形的相對固定的道路,來滿足馬幫的貨運需求。于是,原生古道被饅開延伸。
另一種,是轉(zhuǎn)型茶馬古道。比如歷史上著名的唐蕃古道、院蜀道、蜀道、零關(guān)道、五尺道、蜀身毒道、鹽道等功能不一的驛道,它們在茶馬古道形成之前就已經(jīng)存在,只不過由于民族文化的沖突而經(jīng)常處于中斷或無人問津的狀態(tài)。后來隨著茶馬交易的興起,這些古道得到激活并迅速轉(zhuǎn)型為整個茶馬古道的網(wǎng)絡干道。
這當中,古鹽道的轉(zhuǎn)型作用是最不能忽路的。
可能考慮到這是個帶有學術(shù)分岐的問題,陳保亞在《論茶馬古道的歷史地位》一文(《思想戰(zhàn)線》1992年1月)里指出,鹽有兩大作用:一是維持人類的生存,一是保存食物。人類進入農(nóng)耕社會以前,通過狩獵得到的動物,其體內(nèi)含有一定的鹽分,那時候人對鹽源的需求還不很迫切。進入農(nóng)耕社會后,人類更多地開始依賴植物而生存,原本從獵物中吸取鹽的機會越來越減少了,不得不尋找鹽源、獲取食鹽,以補充身體的需要。
糧食果子的采集和生產(chǎn)、牲畜的飼養(yǎng)、衣服的制作、水的引取,大都可以近距離進行,但鹽產(chǎn)地并非每處人群聚居地都有(如貴州就不產(chǎn)鹽);即使有鹽源,也不是每處人群聚居地的主人,都有能力自己去開采,于是只好到較遠的地方獲取。這樣,連接人群居住地和鹽源的古道網(wǎng)絡就開始出現(xiàn),也就必須有古道直接或間接地通向鹽井、鹽池、鹽田而這些古道還必須保持暢通,更不可能長期中斷。
換句話說,鹽道是最早的必不可少的運輸古道。
鹽井
從時間上看,鹽運古道的出現(xiàn),比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出現(xiàn)的時間要早得多。大量考古工作發(fā)現(xiàn),人類早在公元前6000多年就開始從鹽水中提取食鹽。鹽業(yè)在中國出現(xiàn)很早,到漢代已經(jīng)相當發(fā)達。山西運城附近的解池鹽田至少在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4000年前已經(jīng)存在。中國古代文獻有關(guān)鹽(食鹽)的記載很豐富。
人類開始食用鹽后形成了“恃鹽性”,鹽成為人類的必需品。任乃強先生也說:“鹽是最重要的民生物資,人畜不可或缺,從古至今如此。古代的巴族就因掌握峽江鹽泉,以鹽與周邊氏族交換而致富強,后來也因為不事生產(chǎn),只坐享魚鹽之貢,而致巴族逐漸衰弱。而且,人類遠古的聚居點與文化文明的發(fā)生發(fā)展地也多與鹽的產(chǎn)地有密切關(guān)系。"(《華陽國校補圖注》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人類早期所賴以生存的古道,絕大多數(shù)是鹽運古道。這就形成一道奇觀:在過去的川滇地區(qū),古鹽道與南方絲綢之路、川滇藏茶馬古道多重合,絲、鹽、茶、馬、銅在同一古道上交集穿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斑斕的歷史畫廊。
川滇鹽道 圖▏網(wǎng)絡
四川省社科院巴蜀文化研究專家徐學書等編寫的《成都茶馬古道專題調(diào)査報告》也記載:他們曾在邛崍平樂鎮(zhèn)的騎龍山山脊上發(fā)現(xiàn)一條古鹽道,當?shù)孛耖g俗稱“官馬道”“馬道子”。綠草掩映下,約有1公里長的這條古道,采用垂帶式鋪設法鋪砌成魚脊形,中央形成一條筆直的中心線,兩旁用鵝卵石鋪砌路面。
讓人驚嘆的是,這條道路沿途還保留了多處“錯車道”(??狂R車處)以及主道與支道的交叉出入口。這些,應該是四川地區(qū)發(fā)掘最早的鹽運古道。
這條鹽運古道后來也轉(zhuǎn)型成多功能的貨運驛道。比如邛崍的許多茶葉,就是從這里運出去的。
來源:茶業(yè)復興
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