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路,是福州的文藝大道。沿街分布著芳華劇院、芍園一號文化創(chuàng)意園、電影機械廠、福州話劇院這樣的文藝單位,又與歷史文化街區(qū)三坊七巷毗鄰。
走在白馬路上,一路是讓人心情舒暢的綠色,沿河棧道之下的白馬河,停泊著供游人游船賞景的福船,端午節(jié)還時常能看到龍舟從水面劃過。春天掉一地金黃的落葉,夏天滿路玉蘭花香,不同季節(jié)有不同的驚喜,適合在閑適的午后來散個步。
在這樣“文藝爆表”的地方,隱藏著很多小資情調(diào)的咖啡館,如今意外發(fā)現(xiàn)在一個舊單位宿舍小區(qū),開了一間低調(diào)的茶館,引得年輕人紛紛來打卡,它就是“中意”茶館。
找到中意茶館的時候,從庭院的日式茶室里傳出歡聲笑語。雖然屋門緊閉,但可以聽出里面有四五位上班族女性在邊聊天邊喝茶。另外兩位美女則落座在庭院里的C位——露天茶桌。
余光一掃桌上的蓋碗,茶已喝過三巡,她們接著在茶室的各個角落拍照,收集空間里微小而美好的細節(jié)。
發(fā)現(xiàn)在搜尋空位的我,主理人之一的林煜昇謙和地領我入座。說實話,突然看到一位年輕的茶館老板,還有點不習慣。他戴著一頂棒球帽,身著一套休閑的棉質(zhì)運動服,仿佛夜晚就是可以甩頭去蹦迪的男孩,此刻卻在文質(zhì)彬彬地跟我聊茶。
談起他開起這座茶館的原因,煜昇自然流露出對中國茶的喜愛與自豪:“我們福建有白茶、綠茶、烏龍茶、紅茶、花茶,茶和咖啡都屬于世界三大健康飲料,為何茶卻很難吸引年輕人呢?”
自幼跟隨家人去國外生活的他,雖然被西方文化所影響,但記憶里卻始終有一味抹不去的味道,那就是家鄉(xiāng)的茶。他說,家人天天都要喝茶,他從小也跟著喝,這片神奇的葉子,對他來說再熟悉不過。后來,他放棄了移民機會,回到熟悉的福州,做起了茶的買賣。
在四五年從事茶行業(yè)的過程中,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的咖啡館也如雨后春筍冒了出來。人們逐漸將聚會聊天的場所轉(zhuǎn)向了咖啡館,因為這里既“時尚”又“親民”。在社交app上,一旦出現(xiàn)新的網(wǎng)紅店或咖啡館,就能讓年輕人趨之若鶩,拍一組美照來刷屏體現(xiàn)生活品味。
“你是不是也很奇怪中國到處是咖啡店卻沒有年輕人的茶館?”煜昇內(nèi)心有些“不服”。碰巧他和攝影師朋友哈哈聊起茶的時候,戳中了對方隱藏在心里多年的小心愿——想開茶館。于是二人一拍即合,就誕生了“中意”。其實,哈哈曾經(jīng)經(jīng)營過一家叫做“照舊”的咖啡館,地址也碰巧就在白馬路一帶,為了專心做好茶館,她甚至讓“照舊”停業(yè)了。
比起用門面顏值吸引客人的咖啡館,“中意”真的太過低調(diào)。它靜靜坐落于一個老舊的單位宿舍小區(qū)。門面小而樸素,一道門簾上寫著“茶舍”。
進入后發(fā)現(xiàn)這就是一套單元房改造的茶館,因為在一樓,還自帶一個小院。這是煜昇親戚的一套房子,正合他心意,于是就租了下來。如今不再住人的老屋被他和哈哈打造成了一方“小桃源”,他們按照自己的審美、趣味和需求,為身邊的年輕人提供一個可以喝到好茶的空間。
“中意”的照片一在社交網(wǎng)絡上放出,就有人來探店。不過,也有人發(fā)現(xiàn)是個純粹喝茶的地方,扭頭就走了。
煜昇對此也不放在心上:“我們做的就是純粹的原葉茶,這恰好可以幫我們選擇出一幫志趣相投的伙伴。”他堅持,了解茶文化一定要親身體驗。和喝咖啡不同,在這里,可不是“茶來張口”這么簡單。
盡管二位主理人都不是為了“湊熱鬧”而創(chuàng)業(yè),但不可否認,他們選擇進入的是一個正在迅速發(fā)展、人人看好的市場。哈哈說,他們不想做一個網(wǎng)紅店,而是想做一間隨著時間慢慢沉淀的茶館。
與網(wǎng)紅茶飲店相比,中意茶館所選的是另一種方式去接近年輕顧客——在一個帶小院的老屋里喝茶,這本身就是個賣點。或許在主理人的潛意識里,想讓你在悠閑的午后,吹著小風,“擺弄”著茶器,聞一聞茶香,品一品滋味,就不知不覺愛上了這種健康的消遣方式。同時,它又符合了年輕人的“懶系生活”、“反油膩”等生活主張,符合“社交友好”的條件。
這樣的茶館越多,年輕人涉茶的基數(shù)就越大,才會有更多可能性。泡茶是充滿東方智慧的事情,急不來,也需要人們從各個角度去品味和感知。畢竟在當下的社會,專注可能反而更是一種放松。相信繼網(wǎng)紅店和咖啡廳后,這屆年輕人一定會愛上茶館了。
來源:茶道傳媒,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