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達齋 錄 原創(chuàng)作者:小小
"六悅河茶藝國際交流團"的成員,來自全國各地,他們都是"六悅河茶學堂"的老師與學員。沈和玉與"六悅河茶學堂"結緣已四年,是高級研修班的首批學員。她在廣州創(chuàng)制了"小茶犢"品牌,獲得了極大的成功。這次隨團參加第十二屆世界禪茶文化交流大會,她寫下了《我們都在茶的世界里平行而過》一文。這篇散記,以她獨特的視角與眼光,看待世界禪茶文化交流大會,看待中日韓三國禪茶藝術的異同,看待韓國茶文化的現(xiàn)狀,雖然是個人考察與體驗,卻有普遍的價值和啟迪。文章有鮮活的經歷,有深入的思考,有精彩的意趣,雖然文字較長,卻引人入勝,頗有余味,值得一讀。
回來兩天了,首爾的陽光一直很明亮的在腦海里閃耀。路過一些城市的街景,總會被一些熟悉的味道勾起了回憶。仁川機場的海風,點燃了夜里繁忙的韓國城市。
一人獨行,最大的障礙就是語言。
韓國也是一個不擅長英語的地方,因此帶著中國式英語的我更加毫無作用,完全靠著手機百度翻譯,讓手機和手機溝通的方式達到集合地。
此次是余悅教授帶領我們受邀參加第十二屆國際禪茶文化節(jié)交流大會。
來到集合地多是中國,日本,以及韓國的茶人。這點其實不難理解,盡管全世界都在喝茶,但是把茶上升到“道”及其他的研究,目前全世界確實只有中日韓,上至千年都是可以梳理出脈絡的。
我在集合會上的歡迎晚宴里,看到了幾個熟悉的老師,其中有日本的滄洋老師,韓國的崔會長,及我們國內幾個茶界大咖,如余悅教授,寇丹老師,舒曼老師等。
他們大多都開始白發(fā)蒼蒼,研茶一生,著作無數(shù),為茶在世界的流動和推進,努力了一生。
第二天是禪茶大會開幕式和論壇活動。開幕式上來自三國代表,用不同的儀式禮敬自家的禪茶老祖,現(xiàn)場一片莊重,令人感動。
我們都活在了現(xiàn)代,那些傳統(tǒng)的禮儀只有在電視上看的到。在這樣的傳統(tǒng)儀式上,我們卻有感同身受的觸動,連空氣和呼吸都是有質量的。儀式感其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能夠很真實的透出一種本能的情感,這種情感是被環(huán)境催化出來的最直接的體現(xiàn),因此也能夠感動人。
白發(fā)蒼蒼的茶人,用著最傳統(tǒng)的方式與上千年的茶人對話,那種時間和空間的流動,如果不是在現(xiàn)場,其實是難以描述的。
(攝于首爾博物館)
(日本倉沢行洋教授與作者合影)
、
下午的論壇上,多是三國學者關于茶不同方面的研究和論證,因為多是韓文和日文,聽著確實很是晦澀。茶是全世界喝的最多的飲品,能夠深入研究的人卻寥寥可數(shù),我跟隨余悅教授快四年了,在這個老學者的身上,總覺得文人是很孤獨的,文化的提煉和傳承太難了,更別說商業(yè)變現(xiàn)了。
(著名茶學專家余悅教授與作者合影)
第三天,首爾,雨天。這天正好是茶藝公演的日子。我的那幾個優(yōu)秀的同學們將會在今天代表中國在世界的舞臺上用演繹的方式傳達他們對茶和對茶道的理解。
幾年的同學情誼,我們的感情很好,日常里聯(lián)系的不多,各自都有自己的事業(yè),平日里他們都是桃李芳華的老師,聚在一起,跟在余教授的身邊,我們都像他的孩子一樣,很是放開的熱鬧和搞怪。
韓國的啤酒加炸雞,在嚴肅了一天后極力的勾引我們在午夜放縱。
大東門繁華似錦的免稅店更加是我們這些女同學們的天堂,韓國就是化妝品的特產國,本土品牌品質很好,價格公道,比國內的要好很多。
在每人手上都有百萬的韓幣的基礎上,我們都笑著是來為韓國的經濟做貢獻了。開開心心,吵吵鬧鬧的,像孩子一般的過了我們在首爾的第三天。
只睡了幾小時的女孩們一早冒雨到首爾劇院準備公演。
這次公演是三國的代表團同臺交流。肩負為國爭光的使命,在國內已經是茶人榜樣的,授課無數(shù)的女孩們多少有些緊張。
公演在韓國的劇院,是出售門票的,購買門票來觀看的人還是挺多的。對于這點其實我覺得很感動,學茶的路其實很辛苦,茶道的演繹是需要時刻精進的,不僅僅是肢體動作,還有必須是知曉歷史文化,并且有自己獨特的理解。
真正的茶藝,不是幾句“高山流水”,“韓信點兵”就可以說明的。每一個動作不是為了取悅看的人,更多是為了見自己。門票其實不貴,但是這是一種對藝術的尊重。
茶藝,其實是一門藝術。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公演的節(jié)目都很好,也很成功。中國和日本的茶道其實分別很大,中國的茶道趨于日常,體現(xiàn)了“和”還有“雅”,日本的茶道趨于自我,體現(xiàn)了“寂”和“清”。而韓國的茶道,比較接近日本的,但是又有一些本土文化的影子,相對于日本茶道,會熱鬧一點和隨性一點。
夜晚里來到首爾傳燈寺參加韓國茶人安排的以茶禮佛的儀式,眾人誦經后,看完韓國資格最深的茶師在寶殿為三寶奉茶后,我偷偷的溜到小院,和韓國茶人喝起了茶,那天夜里月亮很清潔,我在那里遇見了我的“偶像”,一個銀發(fā)滿頭的日本茶人,在她身上覺得一個人一生做好一件茶事也很不錯。頓時之間為以后不需要再考慮要不要轉行而感到心安。
這幾年的茶行情并不好,身邊很多朋友都轉行了,那時候我也動搖過是不是該換一個相對來錢比較快的行業(yè)。茶人其實還真的滿窮的,餓不死,吃不飽,就是樂得自在。
在趕了5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凌晨3點到了第二會場釜山弘法寺參加百家茶會。
談不上是不是因為上輩子來過這里,清晨望向窗臺的那一眼,我就愛上了這里。林落的小村莊,遠遠的被黃色的杏樹,紅紅的楓葉樹包圍著,遠方的山,就像不小心被顏料打翻潑染了一般。陽光特別好,穿過矮矮的房子,很光明的樣子。耳邊傳來了許多孩子的笑聲,我納悶的一看,原來這里是一個戶外的游樂園。
收拾片刻來到了弘法寺,來不及理會行李,我們直接就往有茶席的地方跑去。有足球場差不多大的草坪上,各國茶人都已經擺上了茶席,這個場景,讓我想起千利休的百人茶會。
大家席地而坐,在不同的茶席流動。我特別喜歡日韓的茶器和茶點心,各式的點心很精小可愛,承在純黑色或者純白色的器皿上,就靜靜的都有一種美感,讓人不舍食用。
都說做茶需要一顆玲瓏的心,這份心思需要很細很細,需要心平氣和時候的認真聚神,需要心無旁騖的不計付出,需要虔誠的用意表白。
在小小的茶點心里可窺一斑。在韓國,不論是被接待的頂級茶會上,還是我們自己點茶,茶點的精致都如影隨形。這樣一種精致感讓人很著迷。
韓國是一個喜歡彩色的國家,在他們的茶器里倒是可以看出一二,他們會把很絢爛的顏色用在木漆的茶杯上,讓喝茶變得很快樂也很年輕。
也有一些久遠感覺的陶土做的茶具,說真的,我比較不能欣賞他們的拙樸,相較之下,作為中國人還是比較驕傲,我們的瓷器文明真的遠在世界水平之上。中國的茶多數(shù)是六大茶類的工夫茶,日本多是抹茶,而韓國倒是多了一些花草茶。一開始我對這個有些不大清晰,但是在后面多少知曉一些。
茶會延續(xù)到下午才結束。韓國茶會南會長為我們安排了與釜山最有影響力的一個茶會組織做交流。
我們享受了總統(tǒng)都沒有機會享受到的最高級的茶道禮遇,為我們煮茶的是韓國最有名的茶藝老師,為我們奉茶的也是當?shù)氐睦蠋焸儭?/span>
在場除了我不是老師之外,我們的女孩們也都是國內頂級的茶藝老師,所以即便是語言不通,也絲毫不影響大家的交流。
韓國的白浚老師早期在中國學習了兩年的茶道,通過了高級茶藝師以及高級茶評師的資格。茶室里有一個獎牌,上面寫著“中道第一”,他問我是不是“中國的茶道第一”的意思,我和他說,中和道是要分開理解的,在中國,“中”代表了“中正平等”的思想,“道”應該指的是茶道。茶道應該在中國是儒道釋三種哲學思想的載體和體現(xiàn)。
對于這個觀點,后面在釜山女子大學的茶博物館里就得到的證實。
這個茶會組織在當?shù)厥且酝茝V茶道為主的培訓機構,老板非常有錢,在釜山有很多產業(yè),包括我們當天入住的酒店,及吃飯的酒店都是她的產業(yè),她開設這個培訓機構收費并不高,一節(jié)課大概就是百元左右人民幣。這在韓國基本就是保本維持日常的收費。
韓國的茶道和花道都是貴族活動,玩的成本很高,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承受的。老板是個中年婦女,非常謙虛,她知道余悅教授在國內的影響力后,非常尊敬,更說自己每年都會到浙江大學學習和交流。
有時候,人做點自己喜歡和有意義的事情,其實還是很幸福的。
釜山臨著海邊,這里的海水和天空一樣都是干凈而且湛藍的,國內的靠近岸邊的海很多都被圈養(yǎng)起來做養(yǎng)耗場了,但是這里沒有,海就是海,海魚就是海魚。我們去了釜山的海東龍宮,和國內的大部分禪寺一樣,有觀音,有大雄寶殿,有彌勒佛,其實在這些很傳統(tǒng)的地方,滿是中國文化的影子。
想到這點同行的蔡同學就一路在尋找,不斷的在證實韓國的文化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其實蔡同學應該去景福宮走一走,他們的皇帝著裝是中式的,圣旨,儀軌記錄,全部都是漢字,哈哈。只是可惜,韓國廢除了漢字,啟用了現(xiàn)在毫無美感的韓國文字,可能也是為了彰顯他們獨立自由的強烈意志吧。
這幾天試著去聽懂他們的韓語,我是潮州人,發(fā)現(xiàn)有些發(fā)音和我們潮汕話很接近,難怪有記錄說,潮州話是目前最接近唐朝語言的方言,程同學念念不休的是自己在韓國多呆一個月,估計都能聽懂韓語了。
釜山有個“面向大海,春暖花開”的茶館,據說這個茶館在韓國都是很有名氣的,來打卡的人不少。
茶館位于建筑的二樓,一部分區(qū)域是榻榻米的,一部分是茶桌的,一些外國人大多喜歡靠著茶桌,每一個茶桌都挨著落地窗戶,窗戶外面就是一片沒有邊際的大海,海面上時不時會有鳥飛過,那個感覺就像看著韓劇一樣,每個人都是主角。
臨著海邊是一條典型的韓國公路,我覺得韓國的公路確實很有意思,都是盤山而去,要比國內的陡峭一些,韓國地方不大,很多房屋都是開發(fā)山坡而建,路面指示很粗大明顯,但是非常干凈,我自覺像我我這樣車技的人在韓國開車和停車都是很挑戰(zhàn)的事情。
我們包了最大的榻榻米的那家,也包下了最好的風景,除了漂亮開闊的海平面,還有各個角度穿梭而來的陽光,那時候才真正明白什么是“時光”的意思。都說美好都是用來虛度的,我們愿意放下一切,和有趣的朋友們一起虛度時光。
這次我們可愛的師母因為擔心余教授的身體,也一同前行,一路上呵護備至,二人甜蜜有余,相敬如賓,讓我們小輩們都非常的羨慕。正好那天是二老結婚四十周年日,我們這些小年輕都非常的興奮,平日治學嚴謹?shù)挠嗖攬鼍徒o師母很有愛的單膝奉茶,那個感覺猶如求婚模樣,只是把戒指換成了一杯清茶。師母的臉上既是幸福也有一些羞澀,我覺得當時候的空氣都是甜的。婚姻四十年,還能如此甜蜜和彼此理解,讓我們深受感動。
這個世界上,能走到一起很容易,能相守一生的減半,能夠不陷于日常柴米油鹽的瑣碎里磨去耐性,能夠保持浪漫的沒有多少。我在二老身上看到了夫妻之間的那種理解尊重還有成全,這應該是最重要的一點。
靠著釜山海邊吃了一頓不錯的海鮮湯泡菜飯,稍微安慰了下我們的腸胃?;貒蟮凝復瑢W第一時間就是上稱,發(fā)現(xiàn)自己8天瘦了5斤,直叫說她媽媽都不認得她了,這點怪不得她,我們在韓國七天,每天基本都是泡茶和泡飯,為此我們總是強烈想念“肉,肉,肉”。韓國的飲食挺有意思,家家戶戶都有泡菜缸,簡直無泡菜不歡。他們說是因為韓國一入冬就寒冷,泡菜是儲糧。
我覺得韓國的飲食精神非常好,對待吃飯這個事情非常的認真。所以大街小巷上最多就是吃飯的地方,只要你愿意,隨時都可以泡菜加泡飯。
回國給兒子帶了一個韓國的鐵碗,上面有個“?!弊?,就是想提醒自己,只有好好的對待吃飯這個事情,才能好好的生活,吃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sdfd
最感動的一餐應該是我們來到河東郡第一個做出茶的地方,山上的師父知道我們過來,特意下山為我們精心準備了午餐,那一天我們集體感恩,顆粒不剩的把飯菜都吃完了。
我想以后有機會我一定要帶著愛的人再這個地方,這里的路是被金黃色的杏樹交織著延伸的,這里的窗戶推開,就像一幅畫,一探頭就是滿樹橘紅色的柿子果,這里門前還有一棵很古老的杏樹,在雨天里安靜佇立,和后山的茶樹,古瓦的茶室,羅列整齊的泡菜缸,成了一副可以讓人安靜下來的畫面。
制茶師拿出韓國的茶和我們交流,包括他們的工藝,還有種植的情況。我們像往時一樣用玻璃壺對茶進行品鑒,據說這里出產的茶在韓國是最頂級的,一斤售價韓幣100萬。
我們喝著這個茶,覺得像國內的紅茶,但是又少了紅茶的甜香,茶的味道不濃,湯色紅艷。茶師說那不是紅茶,是他們當?shù)氐牟瑁@個茶喝了不會影響睡眠,然后對腸胃很好。具體名字我也叫不上來,看葉底像普洱熟茶渥堆打不開的樣子。
不明所以之下,為了感恩這份交流,我們的蔡同學花了80萬韓幣把2斤的茶買了下來準備回國做研究,我想有機會要和他蹭點做分享才行。
我們的行程很緊湊,下午到了釜山綠茶研究中心。
河東郡在韓國是很重要的產茶地區(qū),這里海拔不高,但是因為臨著海,氣候很適合茶葉生長,只是可惜了,所謂高山出好茶,沒有海拔,倒是有些先天不足。在這個山清水秀地方,研究中心很干凈明亮,充滿時尚感。研究中心的主任和我們介紹了韓國茶葉的來源,還有茶葉在韓國的種植和推送情況。
我在這里感觸很深的是,韓國的茶葉開始于唐朝887年,從中國帶來的茶樹種子培植的,他們對《茶經》的研究很深刻,甚至制茶采茶,都是按照《茶經》的每一條來做的。另一個感觸很深的是大韓國果然是化妝品的特產國,他們對茶葉的深開發(fā),很多用于日用化妝品,為此我們一行十幾個女孩子,把他們研究中心的茶葉提取的面膜,面霜全部清空了。
我也在此看到了茶葉未來更大的深挖掘的空間。國內很多從事茶生意的人都在賣茶的事情上打圈,或者在頤養(yǎng)自己的心性上樂此不彼,也有一些面臨發(fā)展瓶頸,其實我想說,是因為他們懂茶的太少,眼界還不夠寬廣。
在研究中心為我們泡茶的是韓國最好的泡茶師,有點像我們的評茶師,白天喝著不夠過癮,晚上邀請我們去他家繼續(xù)交流。
那天晚上我親愛的程同學奉獻出了一泡82年的老巖茶,狠狠的慰藉了一下我們對茶的渴望。通過和茶師的交流,其實他們現(xiàn)在主要的茶有三種,綠茶,紅茶,還有白茶。綠茶方面他們很崇尚中國的龍井茶,看來我們的龍井真的是盛名在外,而紅茶方面他們偏輕發(fā)酵的工藝,我們一開始覺得他們對紅茶的工藝掌握不充分,后面才知道他們也可以做出中國紅茶的味道,只是他們本土更喜歡印度紅茶的口感。
所以有時候我們真的不能帶著大國的驕傲去看待一些事情,茶也有水土之分,不同的國家的飲用習慣決定了茶的最后口感走向,保持中正之心是多么不容易啊。
■ ■■■■
而由此也知道了為什么他們韓國也會風行花茶,我想也是受西方文化對韓國影響的原因。韓國是發(fā)達的國家,世界各地往來的人很多,不同的口味習慣,必定導向了這里的市場和品類。
這點也讓我重新思考我們目前做的茶包的未來產品系列。我們會不會也對市場,對消費者還不足夠的了解。
緊接著我們去了河東郡很大的一個茶店參觀,那里分成了幾部分,分別有中國的瓷器和韓國本土瓷器,有韓國的本土的散茶,還有就是比較時尚便捷的茶包系列。
這個店我非常喜歡,產品的陳列和休息的空間做了很好的分割,留出了足夠的體驗空間,廣州的樹德生活館的感覺和這個店有些像,不過這個店給人感覺很溫暖親切,這或許和店員及采用的空間設計有關,而樹德生活館的感覺會高冷一些,少了一些人情味道。
正好那天下著雨,路邊的杏葉隨風飄落了滿街,室內的茶是溫暖的,音樂也是柔和的,我們在這里的體驗感很棒。來這里的年輕人也非常多,并不如他們想的年輕人只喜歡喝咖啡,我看到的是年輕人對茶和對健康的一種正向的態(tài)度。在那里售賣的多數(shù)是茶包,各式味道的茶包,明亮,細致,品質,快樂,這些都是我能體會到的。這些體驗也讓我很興奮。
夜里我們到河東郡的跳蚤市場瘋狂購物
很快大家都到了歸程,我決定在首爾多呆兩天。首爾這個城市,我和你匆匆一瞥,并不知道你的魅力在哪里。于是送完老師們,一個人背包開始自己的晃蕩。
時間不是很多的情況下,我選擇了仁寺洞和景福宮。據說仁寺洞在韓國是保留本土文化很好的地方,有點類似廣州的永慶坊,是文藝打卡的地方。其實商業(yè)的部分都雷同,但是我對他們文化的裝點特別喜歡,那些小房子的門口都種滿了鮮花,許多有個性的陳列。
受益最大的是在這里走進韓國茶飲界最大的品牌店OSULLOC,因為國內做茶包的品牌并不多,在這店里我看到了很多茶包經營的精彩之處。店的生意特別好,有本土的也有國外的,都很喜歡選購茶葉。不管是店里的購物氣氛,還是產品陳列,展示,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
另一個地方就是深埋在鬧街里深巷的一家茶館,去的多數(shù)是當?shù)厝?。茶館像日本的那種小庭院,種滿了植物,暖色的榻榻米,讓人很容易就放松。環(huán)境的舒適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們的飲茶單上,我看到了很多古時候以茶為藥的茶方,譬如覆盆子茶等。
那天下雨后有些冷,走了近8個小時,人非常疲憊,看到茶單上有個“肉桂”,大致的韓文里有“姜”的字樣,就點了這個,按例上茶都配有點心。茶用大碗裝著,聞著有一股子的姜味道,上面浮著杏仁,喝著有些辛辣,茶談不上好喝,但是身體卻瞬間暖和,人馬上松弛下來,頭也沒有那么痛。我估計里面應該是姜,桂皮還有杏仁。真的非常棒。
走完仁寺洞,一看景福宮就在附近,勉強自己再把景福宮給走了,也算是來韓國打卡了。景福宮真的很小,在韓國的地位相當于中國的故宮。我了無興趣的走了一圈,最喜歡的是宮墻上滿是“萬壽”的圖案,黃色的,很喜慶高貴,而最后驚艷則是最后面的一片杏樹林。秋天的韓國啊,如果讓人流連忘返的,我想就是火紅的楓葉和黃到純粹的杏樹葉了,風一吹,我們就跟著也浪漫起來。人有時候懂浪漫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浪漫總是與多情在一起,這份多情,是對自己以及對天地。心情愉悅的不得了。
滿滿的美,滿滿的豐收,滿滿的思考,滿滿的情誼,滿滿的反省。和其他幾個老師都是老朋友了。
新朋友里,我最喜歡的就是和我同叫“小小”的小小姐,大家調侃我們說我是小小,那個是小小姐,小小姐是一個極為溫和又可愛的女人,長的小巧,但是很可愛,說話總是細聲軟語的,非常溫和,我和小小姐都有帽子情結,在韓國每一處有賣帽子的,我們都會上前選帽子。
小小姐說話不多,后面才知道她的兒子在澳門讀大學了。最后一個晚上,
我和小小姐一個房間,我們聊起很多人生往事,確實每個人都有自己故事,小小姐經歷了太多事情,將自己的驕傲磨成了溫和,將不甘心變成了平淡接受。重新認識自己,開始學化妝,學瑜伽,學茶道,學一個人旅行。
很多時候,不需要自己去經歷所有,很多時候,人和人之間是可以相互照亮的,譬如這位小小姐就把我照亮了,女人,不管任何時候,都應該好好的愛自己和接受自己,人生可以沒有長度,但是人生不能沒有深度。
這次行程就像在人生里涂上了一筆有關彩色,有山影,有靈魂。
回國后第二天,著名主持人李詠走了,隔天金庸走了。很多人都在懷念自己已逝去的青春。而我最好的年華,最美的青春,都在這個世界里,和茶平行而走,毫無休止的繼續(xù)。
很認真的記錄這一路,更是不斷的在拷問自己,有些東西,永遠都無法放棄,譬如心中所愛。忘記掉所有的偉大吧,把微小的事情全力以赴的做好,于是我們便可以安住了當下,忘記了迷茫和焦慮。
借此文,記錄和祝福我們的朋友們。
背后石碑韓文的意思是"心想事成"
2018年10月30日,寫于廣州,沈和玉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看她的故事。
▼往期精彩回顧▼
世界禪茶文化交流大會在韓國舉行,六悅河茶藝國際交流團展現(xiàn)風采,載譽歸來!
題畫詩的價值
靜逸:文人畫逸品中的另一極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期小編:暖陽
END
余悅教授
著名茶文化專家、
民俗研究專家,
“中國茶文化學”首倡者與理論奠基人,
“悅讀茶書會”倡導者與推動者。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首席研究員、
中國茶文化重點學科帶頭人,
《茶藝師國家職業(yè)標準》總主筆、
全國《茶藝師》培訓鑒定教材主編,
中國民俗學會茶藝研究專業(yè)委員會主任、
萬里茶道(中國)協(xié)作體副主席,
江西省民俗與文化遺產學會會長,
碩士研究生導師,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悅讀茶書會
悅讀茶書,悅讀好書,悅讀社會,悅讀世界。
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