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茶路:五千里藏茶通道

川藏茶路:五千里藏茶通道

51閱讀 2020-10-20 03:18 文化

  唐宋時期,漢藏茶馬互市市場主要在西北一帶,故唐蕃古道為主要貿易渠道?!皟鹊夭盥弥饕〉牢鲗幵疆斃瓗X沿烏蘇大道入藏,’往昔以此道為正驛,蓋開之最早‘”,唐以來皆沿此道。通往川西北藏羌地區(qū)的茶馬古道主要有三條:一條為松茂大道,又稱西山道、西路,從灌縣(今都江堰市)溯岷江而上,經(jīng)漢川、茂漢、松潘、南坪,然后輻射至甘肅、青海部分藏區(qū)。該道前身為澗氐道,秦漢時已通,“唐宋時期,這條西山道是四川盆地與川西北和西北各族人民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重要路線“。其時,西山道上松、茂、文、永康軍等為茶馬市場,“宋元時代,曾著力于西山古道的修整”。

  明洪武年間,為確保川西北道路暢通,朝廷曾經(jīng)對西山道進行過兩次較大的修整。“明洪武十一年(1368),四川都司遣人從灌縣修西山路”。到了洪武二十四年(1391),曹震派茂州衛(wèi)指揮同知余勝組織修治松驛鋪橋道,“作驛舍郵亭,架橋立棧,自茂州,一道至松潘”。據(jù)現(xiàn)在考證,明代松茂驛站共有10個驛站。自明代茶市南移,并實行引岸制度以來,“西山道便是邊茶運銷的重要道路。到了清代,以灌縣為中心制造的邊茶行銷松、理、茂一帶,稱為‘西路邊引’”。

  除上述西山道外,另外兩條茶道,一條即歷史上的“灌汶通金川道”,又稱小路,“從灌縣經(jīng)臥龍翻越巴??山,牛頭山到懋功(今小金),被稱為小路”;另一條路“從威州經(jīng)理番(今理縣)越鷓鴣山到金剛寺再進入牧區(qū),是一條較大的支線”。

  南邊大路:繞行邛崍

  從川西通往康、藏的茶馬古道主要有兩條:一條從邛崍經(jīng)名山、雅安、滎經(jīng)、漢源、瀘定、康定,然后出關經(jīng)乾寧、道孚、爐霍、甘孜、德格,渡金沙江進入西藏的江達、昌都至拉薩。從邛崍至康定段俗稱“大路”,由此道入康定的茶,被稱之為“大路茶”。明朝,黎、雅、碉門成為邊茶的最大市場,“秦蜀之茶,自碉門、黎、雅,抵朵甘、烏思藏,五千里皆用之”。

  明洪武年間,還因巖州設市,又開通了一條從天全翻越二郎山通往瀘定嵐安的茶道,該道俗稱“小路”,沿此道運往打箭爐(今康定)的茶杯稱為“小路茶”。清康熙年間,瀘定橋建成,這條路線亦相應改變。

  六百年小路:藏茶入藏的捷徑

  深知出入藏區(qū)的朝貢道路是藏茶入藏和貢馬來明的生命線,朱元璋在世的最后一年下令開辟從雅州碉門入藏的太平驛道路。洪武三十一年(1398),天全六番招討司(在今四川雅安地區(qū)和甘孜地區(qū))奉皇帝圣旨開工修筑由碉門經(jīng)紫石關、長河西口通往雜道長官司的道路。這條路修了8年,直到永樂四年(1406)才竣工。明朝為此設置太平驛,控制漢藏兩地藏茶運輸。藏茶經(jīng)碉門入藏,走太平驛是捷徑。實際上,太平驛道路是在自西漢時司馬相如出使西南夷所開的“蜀(今四川)身毒(今印度)道”的碉門處,向西分支,進入朵甘(今四川甘孜、西藏昌都)、烏思藏(今西藏大部)境內。此路主要是雅州碉門至長河西(今四川康定)的一段,也是最艱險的一段路。由于路險山陡,馬不能行,運輸藏茶全靠人力背運,故人們稱其為“小路”。

  其路線要通過臨邛古道、鎮(zhèn)西山,渡玉溪河,穿金雞峽,翻圍塔崗,經(jīng)雙石、靈關,向北通往董卜韓胡(今四川寶興),向西過碉門、象鼻子、紫石關、小魚溪、南壩子,翻竹崗山,過水獺坪、前碉、兩路口、長河壩,越門坎山、龍揭蓋、馬鞍山、納溪溝、魚通河,到雜道長官司,順河到冷竹關、黃草坪,在大崗經(jīng)黎州(今四川雅安漢源)到康定。

  永樂五年(1407),朝廷任命天全土司高敬庸為“世襲太平驛官”,通過土司管理藏茶運輸,同時也要負責傳遞藏漢兩地的文件。

  太平驛道成為藏茶匯聚之地。大量藏茶通過太平驛道源源不斷地輸入藏區(qū)。

上一頁:凈潤醇正、潤口潤喉:2014年興海茶業(yè) 布朗大樹 樟香 熟茶

下一頁:柑馨甜飴,茶醇潤養(yǎng) 大益 大紅柑潤養(yǎng)茶禮上新

相關閱讀

蘭花茶不適用
288閱讀
茶友網(wǎng)
滇ICP備19006320號-4
滇ICP備19006320號-4